我国流动科普项目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聚焦_每日头条

时间:2023-05-24 12:41:21    来源:新华社

把科普展览和课堂搬到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的学校社区、工厂村庄,流动的科普盛宴跨越山水,步履不停。


(相关资料图)

截至目前,走过23年历程的科普大篷车项目和走过12年历程的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通过发挥深入基层、覆盖面广的优势,已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有力促进了我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

走遍大江南北 播撒科学种子

5月8日,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体育馆内热闹非凡,为期两个月的流动科技馆刚刚在这里开展。观众通过机械涟漪、等速万向节等50多件互动展品,零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

好奇的目光在展品间流连,蓬勃的求知欲悄然发芽。这场展览是我国流动科普项目一路走来,踩下的其中一枚脚印。

2023年5月9日,流动科技馆在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龙江中心学校巡展。(中国科技馆供图)

广袤中国,对许多偏远地区来说,科学教育资源是“稀缺品”。2011年6月,四川省作为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第一批试点地区,迎来了中国科技馆配备的首套50件科普展品。拉着这些展品,四川科技馆展览教育中心的徐铮和同事们踏上了全省183个县级行政区的巡展之旅。

为解决科普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基层科普设施短缺等问题,中国科协于2000年启动面向基层乡村的科普大篷车项目,于2011年启动面向县级地区的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目前均由中国科技馆具体组织实施。

“当时整个四川省还只有2座实体科技馆。”徐铮说,经过12年巡展,四川科技馆共派出巡展人员540人次,巡展332站,服务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

截至目前,全国1746辆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里程已超过5000万公里,形成覆盖乡村的科普服务网络;流动科技馆巡展5686站,把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送达全国29个省份1888个县级行政区。

“流动科普项目跨越千山万水,奔赴科普覆盖最薄弱的县域和乡村,弥合着科普公共服务鸿沟,助力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0年的3.27%提升至2020年的10.56%。”知名科普专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说。

科普资源下沉 服务乡村振兴

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地处我国西南边境。近日,西藏自治区三级科协联合开展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把数十件精彩的科普展品送到察隅县中小学和周边村落。雪山之下,当地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众的笑脸淳朴动人。

通过一轮轮巡展、一次次出车,科普服务的触角不断向乡村基层延伸,流动科普设施已经成为城市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基层的重要途径,承担起为基层补充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

2023年5月16日,西藏林芝市察隅县古玉乡小学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中国科技馆供图)

近年来,为服务农业生产需要,灵活、机动性强的农技服务科普大篷车应运而生,成为“三农”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四川,科普大篷车开到鱼塘前,帮助水产养殖户检测鱼塘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在云南,科普大篷车组织专家团,为果农开展种植猕猴桃、大枇杷等培训……

在流动科普项目的带动下,许多县域乡村逐渐建立了科学教育工作的阵地。在贵州、云南、西藏、宁夏、新疆等多地,相关单位结合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等国家中心工作和自身实际,开展了多场特色主题科普活动。

“2023年,中国科技馆计划综合利用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资源,着力服务160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科普资源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为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基层公众科学素质贡献一份光热。”中国科技馆流动科普项目负责人龙金晶说。

创新内容模式 让科普更精更优

今年初,一场科技冬奥主题展览走进辽宁省科技馆,借助5G、4K、VR等技术手段,观众在沉浸式体验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比赛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冰雪运动知识。

从全国流动科普设施联合行动重温冬奥记忆,到组织天南地北的青少年同上“天宫课堂”太空课……近年来,流动科普项目结合社会热点和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出了多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通过配发实体资源、共享数字资源等方式,带动各地联动参与。

2023年5月9日,科普大篷车联合行动走进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宝坛乡宝坛中学开展“礼赞科学家”等主题活动。(中国科技馆供图)

同时,为满足基层公众对于科普资源的差异化需求,流动科普项目团队持续推动展览资源更新迭代,自2020年起以模块化组合和“菜单式”定制的方式向基层配发展览资源,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科普展览服务。

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也推动着流动科普高质量发展。中国科技馆与国家卫健委、中国图书馆学会等部门单位合作,开展主题巡展活动;辽宁、广西、江苏等省份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文化部门、气象部门联合举办巡展活动,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新起点,再出发。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介绍,“十四五”时期,流动科普项目将注重效果质量提升、资源样板间开发和平台打造、社会价值引领和社会资源的引入,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科普教育服务,并充分利用流动科普资源助力教育“双减”工作,加强学生科技教育,促进全面健康发展。

记者 温竞华

责任编辑:陈文

关键词:

文章推荐

  • 深圳大铲湾码头正式投入电动空箱堆高机 碳排放更低

    9月14日,两台电动空箱堆高机在大铲湾码头正式投入使用,以进一步推进减碳工作。记者了解到,此批空箱堆高机采用全电力驱动,也是深圳市各

    深圳商报 2022-09-15
  • 多点突破!联想智慧教育大屏市场份额跻身中国前三

    近日,联想中国区召开第一财季工作总结会称,3S业务获得多点突破,营收占比已接近30%(注:3S指-智能设备、方案服务、智能基础设施)。其中,

    TechWeb.com.cn 2022-08-17
  • 9399元!七彩虹新电竞一体机来了:搭载酷睿H45+RTX3060显卡

    6月17日,DIY硬件大厂七彩虹发布了新的电竞一体机iGame G-ONE Plus。新机换了新模具,搭载英特尔12代酷睿H45处理器和RTX 3060显卡,首发

    爱搞机 2022-06-20
  • 传苹果将继续研发OLED显示屏iPad Pro机型 或为MacBook Air

    日前,有消息称苹果也在继续研发配备OLED显示屏的iPad Pro机型。这款OLED MacBook预计是MacBook Air,但随着我们接近2024年,这可能会发

    DoNews 2022-06-20
  • 广西将三年改造1万条城市背街小巷 打造文化特色精品小巷

      中新网南宁2月6日电 (王凌云 林洁琪)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6日介绍,根据近日印发的《广西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  “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