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报丨中国华融新高管团队回应热点,去年不良资产主业占比升至76%

时间:2023-03-31 13:08:22    来源:第一财经资讯

3月29日,中国华融(02799.HK)披露2022年年报,去年实现收入总额372.64亿元,较上年减少45.3%;归属于公司股东的亏损为275.81亿元,其中去年下半年减亏约101亿元。年报显示,业绩下滑主要受资本市场波动、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及收入减少等因素影响。

在30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华融新的高管团队回应了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非公开发行内资股和H股,去年中国华融第一大股东正式易主中信集团,随后迎来一场人事变更,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正均接任王占峰,出任中国华融董事长;曾长期任职于中信信托并兼任中信旅游集团董事长的李子民成为新任执行董事、总裁。此外,公司现任副总裁、财务总监朱文辉,总裁助理温金祥等也来自中信系。


【资料图】

三大原因致亏损

关于收入下降和亏损原因,中国华融在财报中提到三点:一是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部分权益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去年对上市和非上市的股权和基金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为-88.80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81.18亿元;二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及房地产行业下行影响,相关客户履约能力下降,去年确认信用减值损失293.81亿元,较上年度增加161.66亿元;三是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规模及收入减少,2022年末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余额为2783.8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4%,对应年度经营收入228.50亿元,较上年度减少18.6%。

其中,房地产调控对资产管理公司(AMC)的影响一直备受市场关注。以中国华融子公司业务为例,其开展的基于不良资产的特殊待遇投资业务和房地产开发业务均有不同程度亏损,其中由于去年部分房地产企业客户履约能力下降,负责特殊待遇投资业务的华融融德净亏损16.89亿元;负责基于不良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的华融实业,收入从2021年的6.80亿元降至1.77亿元。

早在去年上半年,中国华融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就亏损188.66亿元,继2020年千亿亏损、2021年艰难扭亏之后再次陷入亏损。不过,从年报和公司此前发布的盈利预警来看,公司去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减亏101.52亿元。

2022年加入中信集团后,中国华融制定了“一三五”战略目标,即一年走上正轨、三年质效显著提升、五年成为行业标杆。“2022年是中国华融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年,经上级批准,华融加入中信集团,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回顾2022年,刘正均总结称,在加入中信集团的9个月时间里,公司与时间赛跑,一举扭转中期业绩不及预期的被动局面。通过与中信集团的协同联动,公司整体呈现向好趋势。

主业转型效果明显

作为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主要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业务、金融服务业务、资产管理和投资业务,其中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是主营业务,也是近年来监管主导回归主业的核心,具体包括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商业化买断的政策性债转股业务、市场化债转股业务、基于不良资产的特殊机遇投资业务、基于不良资产的房地产开发业务。

截至去年年末,中国华融不良资产经营分部的资产总额为7103.94亿元,占资产总额比例由上年的51.9%提升至75.6%,收入总额(321.06亿元)占收入总额比例由55.6%大幅提升至86.2%。具体来看,去年收购的不良债权资产中,金融类和非金融类占比一上一下,新增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收购从上年510.01亿元大幅减少76.4%至120.48亿元,占比从58.7%降至24.9%,其中新增收购的非金融涉房项目减少。同期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占比上升至75.1%。

在金融服务、资产管理和投资服务方面,中国华融也在加速机构瘦身缩表,持续推动金融牌照子公司的股权转让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完成华融交易中心、华融消费金融、华融证券、华融湘江银行、华融信托5家子公司股权转让。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华融资产、负债规模如期降至万亿元以内,资产总额为9553.2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9.1%;负债总额为9069.4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8.1%。

“背靠中信集团,是华融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独特竞争优势,‘特’主要体现在集团协同。”李子民表示,自加入中信集团以来,后者全面推动中国华融改革,报告期内落地协同项目42个。此外,2022年中国华融收购中信银行资产包债权规模,占公司一级市场整体中标债权规模的22.85%。

风险处置取得重要进展

关于公司的风险处置进展,中国华融总裁助理杨佩表示,去年公司超额完成了风险敞口的压降任务,全年实现敞口压降824亿元。年报显示,中国华融去年全年风险敞口压降同比增长16.6%,达到了近3年的最好水平。其中,去年四季度风险处置总额达到全年风险化解的70%。

温金祥坦言,“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加上公司自身资产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存量客户的流动性压力增大,抵押能力有所下降,整体的资产质量持续承压。”不过,他也强调,经过一系列有效的风险防控和化解举措落地,公司在增量和存量业务方面已经取得较好成效,随着经济复苏,预计2023年资产质量可以得到较大改善。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华融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7.6%、16.6%,较上年末均提升1个百分点,高于监管指标12.5%。朱文辉表示,去年公司通过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多渠道补充资本,下一步还会适时研究和推进各种资本补充渠道,提升风险抵补能力。

另据李子民介绍,公司2022年末主要有息负债余额为8193.5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9.6%,一年以上到期的借款及应付债权占比较上年末增加22.3个百分点,融资成本降低;全年利息支出370.65亿元,较上年减少13.2%,整体流动性风险可控。

房地产纾困、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如何助力?

2022年以来,监管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AMC等参与房地产纾困。据了解,去年中国华融实施了上海董家渡、株洲华晨等一批“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项目,投放房企纾困项目27个,预计保障约3.7万套商品房按期交付,预计带动约920亿元项目复工复产。

另外,在助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方面,中国华融去年累计收购中小银行不良资产规模超300亿元,率先落地了中小银行不良处置试点项目。

“2022年以来,监管政策密集出台,拓宽了不良的认定标准和收购范围,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参与盘活存量、房企纾困、中小金融机构化解等,为中国华融进一步回归主业提供了政策红利。”李子民表示,不良资产行业进入第三个10年发展历程,未来是一片蓝海。比如,在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方面,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处于高位、关注类贷款规模快速增加、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快速上升;房企纾困方面,全国保交楼资金缺口预计接近1万亿元。他认为,2023年受宏观政策影响,房地产行业预计总体平稳,行业的并购重组会加快;同时,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紧迫性、重要性与日俱增。

对于2023年的具体业务规划,中国华融副总裁、董事会秘书徐勇力提到了多个量化目标,比如在业务规模上保持稳定,业务结构上确保实质性重组业务的新增投放占比不低于50%,力争年末余额占比不低于40%;行业布局上,面向生态环保和战略新兴行业的新增投放规模不低于近3年的平均值,对物流、医养、大消费等预计的复苏行业加大投放等。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推荐

  • 深圳大铲湾码头正式投入电动空箱堆高机 碳排放更低

    9月14日,两台电动空箱堆高机在大铲湾码头正式投入使用,以进一步推进减碳工作。记者了解到,此批空箱堆高机采用全电力驱动,也是深圳市各

    深圳商报 2022-09-15
  • 多点突破!联想智慧教育大屏市场份额跻身中国前三

    近日,联想中国区召开第一财季工作总结会称,3S业务获得多点突破,营收占比已接近30%(注:3S指-智能设备、方案服务、智能基础设施)。其中,

    TechWeb.com.cn 2022-08-17
  • 9399元!七彩虹新电竞一体机来了:搭载酷睿H45+RTX3060显卡

    6月17日,DIY硬件大厂七彩虹发布了新的电竞一体机iGame G-ONE Plus。新机换了新模具,搭载英特尔12代酷睿H45处理器和RTX 3060显卡,首发

    爱搞机 2022-06-20
  • 传苹果将继续研发OLED显示屏iPad Pro机型 或为MacBook Air

    日前,有消息称苹果也在继续研发配备OLED显示屏的iPad Pro机型。这款OLED MacBook预计是MacBook Air,但随着我们接近2024年,这可能会发

    DoNews 2022-06-20
  • 广西将三年改造1万条城市背街小巷 打造文化特色精品小巷

      中新网南宁2月6日电 (王凌云 林洁琪)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6日介绍,根据近日印发的《广西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

    2022-02-07
  •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众测
  • more+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  “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