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当前简讯
本文主要借鉴《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泡沫与黄金时代的动力学》一书,从演化经济学视角,对新能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并由此引发新型电力系统的演化过程,做一些分析和推断。
什么是演化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是一种研究经济系统中变化、创新和进化的经济学分支。它与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分析相对,强调经济现象的历史性、动态性和多样性。它借鉴了生物学的演化理论,用遗传、变异、选择和适应等概念来解释经济行为、组织、技术和制度的演化过程。
【资料图】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非线性的、复杂自适应系统,它由多种主体、多种行为和多种机制构成,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为什么用演化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新型电力系统
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演化经济系统,它具有以下特征:
1、在技术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技术系统,它与外部环境(如气候变化、政策法规、市场需求等)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不断适应和调整。同时,它又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它受到多种因素(如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的影响,可能出现突变和混沌现象,需要强化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2、在经济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经济系统,它由多种主体(如传统发电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电力交易中心、传统电网运营商、增量配电运营商、资源聚合运营商、储能企业、电力用户等)组成,这些主体之间存在竞争和合作的关系,通过市场机制和协调机制实现资源配置和价值创造。3、在商业形态上:新型电力系统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它具有自组织和自学习的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式实现进化和优化。综上所述,演化经济学可以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新型电力系统的本质特征、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演化经济学视角下中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周期
演化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的周期性发展,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一个转折。
四个阶段:爆发阶段、狂热阶段、协同阶段、成熟阶段。
一个转折:在狂热阶段和协同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转折。
我们以中国电力系统过去40年的发展来看,四个阶段特征是明显的:
应该看到,2002年的电力体制改革,最成功的部分是实现了“厂网分开、发电独立、竞价上网”,是“转折点”式的,解决了两个基本矛盾:1、外部缓解了“地方政府-电力部门”的协调矛盾,地方政府从电力投资方、建设方,逐步变成了电力发展的需求方&协调方,而电力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收益都交给“电网-发电”的电力工业复合体,结合国家金融支持,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的事”。2、系统内部构建起一个“制度-经济-技术”三者完美自洽的“正反馈”增长回路。
2002电改产物:完美自洽的传统电力体制
2002以后,中国电力行业构建的传统电力体制,在电力制度、电力技术、电力经济方面实现了完美自洽,保障了20年的电力发展。
在电力制度方面,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调度的刚性安全为目标。
在电力技术方面,以特高压/超高压输电系统为骨干,形成全国联网、大机组、大电网,实现全国范围的电力资源配置能力,如西电东送。
在电力经济方面,电网统购统销,发电侧竞价上网,电力行业以央企、国企为主。
体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系统,从动力学的角度,任何不符合体制发展的产物,要么被淘汰(2002年电改中存在的一些未被落实的内容),要么增加体制的运行成本。如果不解决新的技术与原有制度、经济、文化等整体社会系统的问题,技术本身将出现泡沫化。而泡沫的破裂过程,就是转折点,等社会系统适应了新的技术,进入协同发展的阶段。
新型电力体制的变数
2015年新一轮电改政策制定时,并未完全预计到“双碳大潮”会来的如此迅猛,而不可逆的可再生能源增长趋势,嵌入到传统电力体制中,带来巨大的摩擦成本。
如果我们用演化经济学去分析新能源技术VS电力体制的嵌合、吸收、摩擦、改变,乃至改革,就会清晰看到上述“四个阶段、一个转折”的周期性规律。
个人认为,目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进入到泡沫周期,也就是狂热阶段。其泡沫的本质,在于传统的电力体制,尤其是电力制度、电力经济,并未完全适应新能源的快速增长,带来电力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比如:1、光伏、风电带来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电力系统转动惯量不足2、电网传输容量不足,在并网侧出现阻塞,拉低风光的消纳率
3、为了降低并网风险,集中式风光强配储能,让投资商为电网可靠性买单
4、风光基地需配置火电灵活性资源,这部分火电资产的收益率很低
5、集中式电力调度,无法适应一半以上的光伏是分布式并网的现状,大量分布式在电网末端并网,导致原有的电网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短路参数等失效6、集中式的电力运行,无法适应分布式发展,比如配网运行安全、配网电能质量管理等
7、集中式的电力交易模式,无论是统购统销,还是省级集中交易,无法适应分布式电力交易模式(隔墙售电受阻)
8、过去寡头竞争的电源建设模式,无法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建设、运行现状
所以,包含作为技术部分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新型电力体制,其提出将成为一个转折点。
新型电力体制的演化和构建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电力体制,去适应可再生能源的大发展,这里就会出现“新结构”取代“旧结构”的一个新旧动能转换过程。
1、在电力制度上,从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运行、刚性安全,转换为集中-分散的调度、运行,并且以负荷侧柔性资源运营为代表,建立系统电力系统的柔性安全观,整体平衡方式也从“自上而下,一张网”,转换为“自下而上,分层分区”。2、在电力技术上,一次系统从传统电机学/电磁学“铁基电力系统”理论,转换为电机电磁学+半导体硅基系统混合,甚至在配网层面出现“硅基电力系统”;大量电力电子器件,出现云-边-端协同,一二次+算力的深度融合趋势,AI将与微电网、区域智能配电网结合。3、在电力经济上,批发侧市场与零售侧市场的协调,各种大小能源市场主体,甚至“虚拟化的电力运营商”出现,各类电力资源在各自的市场上寻找出清机会,区块链将和零售侧的大量“分散、小额、高频、产权模糊”的电力资源结合,形成新的交易模式。只有新型电力体制的建立,才能解决新的电力技术与电力制度、电力经济的自洽耦合问题,实现双碳。
总结
可以看到,传统的电力体制,适应大电源、大电网、寡头竞争的电力行业运行模式,并不适合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分布式电源的发展。
新能源在演化经济框架下,在传统电力体制中,目前处于“狂热阶段”,也就是金融资本与新能源技术的结合,在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上,出现了“估值过热,透支未来”的现象。但是新能源的发展,逐步遇到了传统电力制度的天花板,也就是现有电力行业,无论是在技术系统、经济模式还是管理制度方面,都没有充分适应新能源高渗透率的要求,这种摩擦在2020年以后逐渐出现,随着新能源装机量的增长,这种摩擦成本在指数级的增加,如果不加以改变,可能出现“电源-电网“双输的局面。在新型电力体制、电力改革的思考、规划、政策过程中,容易出现“过于技术化”的趋势,也就是强调系统的技术特质,而忽视系统整体的演化需求,用技术政策去代替、掩盖整体性制度改革。这是对电力体制是一个“制度、经济、技术”三要素耦合的复杂系统,以及背后的系统动力学规律的忽视,不利于电力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需要在现有电力制度框架下,孕育和孵化出”新型电力体制“,去逐步取代传统电力体制,这绝非易事,需要坚持市场化、坚持改革的初心,尊重系统规律,并且本着”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思维,不断去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电力体制发展方向,保证”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的最终落地。
关键词:
文章推荐
深圳大铲湾码头正式投入电动空箱堆高机 碳排放更低
多点突破!联想智慧教育大屏市场份额跻身中国前三
9399元!七彩虹新电竞一体机来了:搭载酷睿H45+RTX3060显卡
传苹果将继续研发OLED显示屏iPad Pro机型 或为MacBook Air
广西将三年改造1万条城市背街小巷 打造文化特色精品小巷
-
中新网南宁2月6日电 (王凌云 林洁琪)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6日介绍,根据近日印发的《广西城市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
广告
X 关闭
X 关闭
-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京张高铁每日开行17对冬奥列车 预计冬奥服务保障期运送运动员、技术官员、持票观众等20万人次 2月6日,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 小学生朱德恩深情演绎《我和我的祖国》 9岁小号手苦练悬臂吹响颂歌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9岁的
-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多名指挥家列曲目单 再由作曲家重新编曲 本报专访冬奥开幕式音乐总监赵麟 开幕式这19首乐曲串烧不简单 “二十四节气”倒计时、
-
“一墩难求” 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设计师:没想到冰墩墩成“爆款” “一墩难求”冰墩墩引爆购买潮 北京冬奥组委:会源源不断供货 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近日
- 1、演化经济学视角下的新型电力系统 当前简讯
- 2、全球热点评!天风证券:AI赋能制造业道路 传统安防龙头估值逻辑切换
- 3、CBA季后赛晋级形势:上海广州稳了 山东仅剩2成机会逆袭?_世界焦点
- 4、世界今头条!和谐中国伴奏音乐_和谐中国伴奏
- 5、天天热门:亚洲最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全系统调试完成
- 6、美媒:高通胀给美国低收入家庭带来更大压力 加大贫富差距 全球热门
- 7、官方承认:《使命召唤》反作弊更新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环球热讯
- 8、又迎历史性时刻,主板首批注册制新股4月10日上市,一图看懂交易规则七大变化
- 9、斗罗大陆:魂师大赛中,如果比比东出手,几成几率能杀掉唐三?|每日热议
- 10、即时:凯尔特人vs老鹰NBA明日大小分预测推荐最新分析 凯尔特人或轮休主力